近日,中国能源协会能源行业高价值专利及技术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传来捷报——东方自控报送的多项专利成果凭借“技术突破性强、行业引领性高、成果转化效益显著”的核心优势,成功获评能源行业高价值(技术)成果!这份权威认可是对东方自控深耕能源电力装备领域、持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印证,也为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范例。
汽轮机高压遮断装置 给机组装上“智能安全盾”

核心痛点
随着火力发电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升级、频繁参与调峰,设备故障率飙升,而汽轮机的核心控制设备 “高压遮断模块” 一旦出问题(比如 AST 电磁阀误动),极易导致机组误跳机,给电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传统设备缺乏智能监测和在线检修能力,运维效率低。
技术突破
东方自控研发团队提出新型高压遮断模块的方案,不仅实现了设备状态智能监测、故障智能诊断,还支持在线更换——无需停机就能完成检修,大幅降低机组停运风险。此外,装置在提升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汽轮机组的安全裕度。
落地成效
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湖南岳阳、大唐国际新余 、中煤板集等三大项目,覆盖10台汽轮机控制系统,所有设备均运行稳定,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为电厂节省了大量停机检修成本。
外控隔离式换向阀 打破抽水蓄能设备 “进口依赖”

核心痛点
2015年前后,抽水蓄能电站设备开启国产化进程,但球阀控制系统面临“双难题”:一方面,为提升系统性能,系统从单一液压油介质升级为“液压油+上库压力水”双介质,复杂度骤增;另一方面,国内缺乏适配的水压电磁阀、换向阀等核心元件,进口元件选择有限,严重制约国产化推进。
技术突破
研发团队经反复调研论证,以“三大革新”破解行业困境:在结构上,采用抗污染能力强、适配水介质的球阀结构替代传统油压系统的滑阀结构;在驱动上,通过油压驱动替代电磁铁直接驱动,借助成熟油介质电磁阀实现电液转换,大幅提升驱动力与可靠性;在设计上,运用特殊滑块摆杆机构,在极小空间内完成大换向转矩传递,同时采用板式安装结构,便于系统集成。
落地成效
该专利产品自2020年投运以来,已稳定运行5年,目前已配套球阀控制系统,应用于绩溪、敦化、长龙山等十多个300MW级电站,累计产出230余台,转化收益超1300余万元,衍生系统创效超1亿元。
数字液压伺服控制阀,攻克水电筒形阀 “卡脖子” 难关

核心痛点
筒形阀是水电站的关键设备,其电液同步控制系统核心元件长期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风险;同时,传统以伺服比例阀为核心的系统结构复杂、管路繁多,还没有机械反馈位置指示,严重影响筒形阀的推广应用。
技术突破
东方自控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带闭环反馈的数字液压伺服控制阀”,不仅实现了核心元件的自主可控,还简化了系统结构,解决了无机械反馈的难题,让筒形阀控制系统更简单、更可靠。
落地成效
目前已拿下国能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华能硬梁包水电站等4个新装机项目15台机组订单以及华电集团贵州董箐水电站、三峡集团溪洛渡水电站等3个改造项目合同,显著提升了东方自控在筒形阀控制系统领域的研发实力,更以自主技术为水电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